銳評
要聞
視聽
圖說
熱線
部門
商城
縣域
讀報

您的位置:首頁>要聞 > 社會 >

在茌平“遇見”李白

來源:聊城日報  2023-08-09 14:44:07
A+A-
分享

  茌平區(qū)博覽館“魯仲連射書救聊城”場景圖

  □ 張海峰 常霞 王效山

  近段時間,國產(chǎn)動畫電影《長安三萬里》熱映。它以絕美的國風(fēng)動畫形式,講述了大唐興衰時代巨變,掀起了關(guān)于古典詩詞文化和以李白為首的唐代歷史名人的討論。李白又一次從詩集、課本和人們的想象中縱馬奔來,成為時下的熱門話題。

  李白一生縱橫四方,命運跌宕起伏,充滿傳奇色彩。不過,鮮有人知的是,李白與茌平也有著割舍不斷的緣分,不僅與茌平歷史人物有關(guān)聯(lián),還曾到過茌平,在這里留下不朽詩篇。

  李白崇拜魯仲連

  戰(zhàn)國后期,齊國謀臣魯仲連,在危急關(guān)頭,一箭射書,救下了聊城數(shù)萬人的性命。這個高潮迭起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。魯仲連就是茌平人,他功成身退,婉拒封賞而名揚天下。聊城東門外曾建有磚石高臺,稱“魯連臺”,又稱“射書臺”。門洞兩側(cè)橫額,東書“魯仲連臺”;西書“曠古高風(fēng)”。后遺跡消失。

  李白非常崇拜魯仲連,把他當(dāng)作偶像。李白之所以欣賞魯仲連,除了魯仲連的非凡才能,還有他的品行和人生態(tài)度。李白《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》詩中說:“舉鞭訪前途,獲笑汶上翁。下愚忽壯士,未足論窮通。我以一箭書,能取聊城功。終然不受賞,羞與時人同……”是說自己也是有這能耐的,即使做官也不是貪圖榮華富貴,無論是否有作為,也要像魯仲連一樣,保持自己心靈的自由。他一方面贊揚魯仲連,一方面常以魯仲連自喻,來激勵自己。

  李白在《別魯頌》中說,泰山再高,也比不上魯仲連的高風(fēng)亮節(jié);軍人再多,也要敗在魯仲連的三寸舌下。特別在《古風(fēng)·齊有倜儻生》中,李白高度贊揚了魯仲連的品行,表達了對他的傾慕欽佩之情,并希望自己也做像他一樣的人。這首詩為:

  齊有倜儻生,魯連特高妙。

  明月出海底,一朝開光曜。

  卻秦振英聲,后世仰末照。

  意輕千金贈,顧向平原笑。

  吾亦澹蕩人,拂衣可同調(diào)。

  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李白在保留下來的千余首詩作中,寫有魯仲連的詩有十五首之多。

  魏萬千里尋李白

  李白崇拜魯仲連,其實在李白身后,也有一個崇拜、追隨李白的人。巧的是,這人也是茌平人,叫魏萬(后更名魏顥,別號王屋山人),唐肅宗上元初登進士第。

  “詩仙”李白,以其豪邁奔放、清新飄逸、想象豐富、意境奇妙的詩作,被后世譽為浪漫主義詩人,在當(dāng)世也有“謫仙人”的美稱。他的詩作在征服世人的同時,也收獲了無數(shù)“粉絲”,而其中一位堪稱“鐵粉”的則是來自茌平的“王屋山人”魏萬。他能“鐵”到什么程度呢?

  魏萬為了見到李白,跟隨李白行蹤尋找了三千多里路卻擦肩而過。后追到廣陵(今揚州),兩人一見如故。李白對魏萬十分欣賞,夸贊他“愛文好古”,引為同道,并且預(yù)言他將來“必著名于天下”。李白見魏萬做事執(zhí)著,值得信賴,遂將自己平生所寫的全部詩文托付給他,讓他編集。

  李白為魏萬寫了一首長詩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。詩中寫魏萬遍游各地,躡蹤李白入浙,游石門不遇,最終返廣陵與李白相見。此詩介紹了魏萬超凡出世、愛古好游的名士風(fēng)貌,表達了作者對好友的留戀與珍惜之情。

  魏萬存世的兩部作品都是關(guān)于李白的。其中之一為詩,名為《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》,另一部作品是他為所輯的李白詩文集《李翰林集》所作的序。

  但非??上У氖牵蠼?jīng)安史之亂,李白托付給魏萬的全部詩文原稿不幸遺失。后來經(jīng)過千辛萬苦的搜尋,又在山西絳縣偶然得之,大抵已十喪其九。魏萬將搜集到的一些殘稿,“沉吟累年”后編訂了《李翰林集》,并作了一篇序,終不負(fù)李白之重托。詩集早佚,但那篇序言留存于世。

  危難之時向張鎬求救

  張鎬是現(xiàn)茌平區(qū)溫陳街道觀上村人,曾兩遭貶謫,官至宰相,為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卓絕貢獻,也曾為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報了殺身之仇。他和其他唐朝文人也有很多交集,其中就包括李白。

  現(xiàn)存的李白詩作中有兩首長詩,也是后人研究李白人生軌跡的重要參考,那就是李白57歲所作《贈張相鎬二首》。當(dāng)年永王李璘兵敗,李白被牽連入獄。出獄之后,年近花甲的李白仍然抱有仕途幻想,在宿松山避難時,向當(dāng)朝宰相張鎬表明心跡,欲求其用。無奈次年張鎬也被宦官所害,被罷免,自身難保,也無法向李白伸出援助之手,所以李白求助張鎬以失敗告終。

  李白與博平

  李白還與博平(今屬聊城市茌平區(qū))有著不解之緣。博平的鄭太守曾千里迢迢找到李白,有詩《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》為證:

  大梁貴公子,氣蓋蒼梧云。

  若無三千客,誰道信陵君。

  救趙復(fù)存魏,英威天下聞。

  邯鄲能屈節(jié),訪博從毛薛。

  夷門得隱淪,而與侯生親。

  仍要鼓刀者,乃是袖槌人。

  好士不盡心,何能保其身。

  多君重然諾,意氣遙相托。

  五馬入市門,金鞍照城郭。

  都忘虎竹貴,且與荷衣樂。

  去去桃花源,何時見歸軒。

  相思無終極,腸斷朗江猿。

  同樣在博平,有個叫王志安的少府(官名,唐代縣尉通稱),據(jù)宋代宰相張齊賢記載,此人“其行誼不概見,僅見于太白此詩”。意思是,他的行跡在其他地方?jīng)]有記載,僅在李白詩里有。這首詩即《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》。

  李白當(dāng)年在濟南結(jié)識了安陵道士蓋寰和博平道士王志安。后來王志安升任博平縣尉。李白跨黃河,取道博平北游塞垣,尋訪燕趙,順道拜訪了王少府。

  一別數(shù)年,兩人相見分外興奮。王少府執(zhí)意留李白住其官邸。在書房,看到了王少府畫在墻壁上的山水粉圖:畫中有空曠的天空,翱翔的白鷗,下面是坐在石凳上的王少府。寧靜的松溪,蕭索的秋色,將王少府掛冠思歸的神態(tài)躍然墻上。看完山水粉圖,李白坐在桌前,有感而發(fā)寫下了《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》,贈送給好友:

  粉壁為空天,丹青狀江海。

  游云不知歸,日見白鷗在。

  博平真人王志安,沉吟至此愿掛冠。

  松溪石磴帶秋色,愁客思歸坐曉寒。

  李白到過茌平,清《博平縣志》和《茌平縣志》都載有他的詩作,但最有說服力的還是乾隆帝的《茌平道中雜詩》:

  杏花村外青簾有,賣得茌山丁塊酒。

  李白狂歌樓上眠,想復(fù)此間醉一斗。

  歷史總有驚人的巧合,或許李白一生都沒注意到,這些改變他、成就他的人中有好幾位茌平人,這些人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李白的人生。如果再給李白一次機會,也許他最想重游的故地就是茌平了。

 ?。▓D片由作者提供)

編輯:馬麟
校對:顧楊洋
審核:劉 飛
相關(guān)推薦


網(wǎng)友評論
關(guān)于我們 | 廣告服務(wù) | 版權(quán)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聊城新聞網(wǎng) 2006-2023 版權(quán)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(lián)合主辦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(wù)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(wǎng)絡(luò)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