銳評
要聞
視聽
圖說
熱線
部門
企業(yè)
商城
縣域
讀報
專題

您的位置:首頁>部門 > 文旅 >

斯文聊城 | 康建軍:當詩人踏上“友誼之島”

來源:聊城晚報  2022-02-28 11:47:07
A+A-
分享

 WB0720220228C_00.jpg

康建軍:當詩人踏上“友誼之島”

  本報記者 趙宗鋒

  2月18日上午,聊城大學教務處,因為馬上開學,各項工作千頭萬緒。

  44歲的康建軍老師忙而不亂。與記者交流時,他笑容燦爛,風趣健談。

  詩人康建軍,筆名康健。12歲時,已有散文和詩歌作品獲國家級大獎。如今提起,康建軍把對詩的理解轉換為云淡風輕的一句話:詩歌就是個人情感的記錄,也是對這個世界最溫和地觀照。

  這種理解,更為直觀地體現在了他歸國后2020年4月出版的那本詩集《湯加物語》里。在那些被聊大文學院教授劉廣濤稱為“如綾羅綢緞般絲絲滑潤細膩”的奇異詩句里,有“友誼之島”之稱的湯加陽光煦暖、海風清遠、歌聲悠揚,令人神往。

  1月15日,湯加火山噴發(fā),聊大教師一度失聯的消息牽動了國人的目光。事實上,早在2019年1月,應湯加王國教育培訓部邀請,受中國教育部委托,聊城大學就派出首批援教小組共4名教師赴湯加開展援教工作,其中就包括康建軍。

  當詩人踏上“友誼之島”,會發(fā)生什么?當“詩和遠方”巧妙契合,又會是什么樣的呢?這些問題的答案,從一本詩集里可以管窺一二,但遠不是全部。

  行程兩萬里 他和同事架起中湯友好文化橋梁

  從濟南飛香港,再轉斐濟,最后從斐濟到湯加,輾轉用時超過40小時。這是現代“地球村”語境里,有些難以理解卻真實存在的遙遠行程。

  “湯加,我來了。”當心底發(fā)出呼喊,踏上異國他鄉(xiāng)土地的康建軍,首先不是一個詩人。

  住宿條件差,無教室、無多媒體設備、無教材,肩負漢語教學任務的康建軍和隊長崔艷嫣需要克服的困難著實不少。

  康建軍不是毫無準備,人文地理專業(yè)科班出身的他,對湯加已經提前做了很多“功課”,他帶去了《新華字典》《象形識字卡》等教輔資料,還有毽子、跳繩、快板等用于教學的游戲道具。不僅如此,行程兩萬里,他還背著一臺彩色噴墨打印機。

  事實證明,康建軍自嘲的“打印機依賴癥”,是一個好習慣。“我們去的時候,當地沒有通用的漢語教材,如果教學生認識與顏色有關的漢字,有了打印出來的色卡會更方便教學。”康建軍說,到達湯加第一天,這臺5公斤重的打印機,便克服了當地的高溫,打印出第一張宣傳材料,并在隨后的日子里,不斷“記錄”下援教老師在異國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。

  在崔艷嫣眼里,康建軍還是援外小組“移動的GPS”,對湯加塔布島的道路和路線了如指掌。“他還把進入房間的壁虎和蜈蚣做成了標本,這種戰(zhàn)天斗地的樂觀精神真的讓我特別佩服。”崔艷嫣說,湯加螞蟻、蜈蚣泛濫成災,大家一到湯加,就和各種蟲子“奮戰(zhàn)”??到ㄜ娫谂P室里捉過的最大一只蜈蚣,有30厘米長。

  一年的時間內,康建軍和同事們在課堂教學、孔子學院籌建、社會活動、國際交流、田野調查等方面,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。這些工作加深了兩國文化的交流,架起了中湯友好的文化橋梁,推動了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循序發(fā)展。

  “一個很典型的,讓人欣慰的進步之處在于,我們讓湯加的孩子們相信,漢語并不是那么難學,認真學是一定能學好的。”康建軍說。

(晚報·斯文聊城)康建軍:當詩人踏上“友(2452358)-20220228103844.jpg

我國援外支教老師與湯加學院校長Latu(右三)和副校長Tesia合影,右一為康建軍。受訪者供圖

  詩篇“大寫意” 一本詩集成為兩國友好交流見證

  在聊城大學地理系讀本科、在文學院讀文學碩士,后來到陜西攻讀歷史地理學博士,再后來進入江西省社會科學院、江西師范大學做文藝學博士后,開展文學地理學、地緣詩學等方面的研究,康建軍刻苦奮發(fā)、學識淵博。而從本質上說,他還是個詩人。

  在適應了當地生活之后,援教隊伍在湯加打開了中國文化之窗,將齊魯大地的儒雅風范、好客山東的真情實感,展現在湯加人民面前。

  而對于康建軍來說,用腳步丈量湯加的同時,也在用濃郁的詩意,為湯加打開另一扇窗。

  由于位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西側,湯加是世界上最早見到日出的國家,所以被稱為“日始之國”??到ㄜ娫谠娭姓f:“陽光從漫漫長夜中蘇醒過來/它每一句話都會有各種回響。”湯加最顯著的特征之一,就是城市和村野到處都盛開著鮮艷的花朵。所以在他的詩里,“我說潮水退去了帶走一扇門/你就能夠看見鮮花都鋪滿海岸的兩邊”;在《湯加物語》“彩虹來”這一章節(jié),更是隨處可見湯加燦爛的陽光與雨后彩虹、雨水與豐收、螞蟻與鯨魚、海鹽與椰樹等內容。

  《湯加物語》一方面以文學化、詩性的語言向讀者介紹湯加王國;另一方面,在每首詩的后面,都有背景性的簡介,對湯加社會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,都有提綱挈領的說明,便于讀者宏觀地把握湯加的風土人情。“這本書是我將自己的生活和詩歌創(chuàng)作相融合的一種探索,我也希望以此為契機,深化自己的文學創(chuàng)作功底。”康建軍這樣表達自己的初衷。目前他正整理的《探秘湯加王國》的書稿,從歷史地理、社會文化的角度,向世界推介湯加王國這個處在深閨的神秘國度。同時,他主持的教育部國別和區(qū)域創(chuàng)新基金項目、山東省社科規(guī)劃研究專項和省社科普及項目,也正緊鑼密鼓地與團隊成員進行湯加王國歷史地理與社會文化、海洋文化與島國文化、海洋文學地理景觀等方面的研究,將為山東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、加強山東省與湯加王國深度交流等,提供第一手的資政支撐。

  而《湯加物語》這本詩集,也成為援外小組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實際行動的結晶和見證。湯加王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大使西亞梅利耶·拉圖先生,在《湯加物語》序言里這樣評價:“全書是對湯加景致和南太風情進行全景式展示的第一本漢語詩文集…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湯加文化科普文集。”

  2月18日上午,康建軍指著會議室里陳列的湯加當地紀念品,訴說一件件紀念品背后的故事,他的表情愈發(fā)生動起來。從2019年底歸國至今,工作忙,加上疫情襲來,他再也沒有機會去那個遙遠的國度,但有些關心是藏不住的。今年湯加火山噴發(fā)后,他第一時間聯系所有在湯加認識的朋友。湯加一家華人超市的老板李先生回復他:我記得您,詩寫得真好。

  萬里行腳,化為詩篇。當詩人離開“友誼之島”,思念滋長,而友誼長存。

  個人簡介

  康建軍,筆名康健,聊城大學環(huán)境與規(guī)劃學院教師,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文學與藝術研究所研究員。2019年教育部外派赴湯加王國援外,任湯加學院漢語教師。

《湯加物語》詩歌節(jié)選

這里是上帝小憩的后花園

是精靈們可以躲避的椰樹叢林

當海水在波浪的呢喃里沉沉睡去

陽光就可以陪伴蝴蝶魚跳舞

這些鮮嫩的斑斕的珊瑚石

將整個潟湖裝點成一個大花園

大海的鏡面把天空收入囊中

洗滌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

微信圖片_20220228104818.jpg

《湯加物語》梁營營 攝

【編輯:徐冉】
相關推薦


網友評論
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聯系我們 |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聊城新聞網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